2022年11月3日,15vip太阳集团官网曾光老师在主1#201举办了一场题为“论语境中的修辞语和其翻译的不可能性”的学术研讨会。到场的老师对这个话题充满了兴趣,大家表示曾老师的讲座具有启发性,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在讲座开始之际,曾老师和我们辨析文本的概念。一般而言,文本是相对视频、音频和话语而言的信息载体,一般体现为书面语。曾老师引入了“文本”的拉丁语表达“texere”,该词的本意即“编织”,也就是说文本(text) 的形成可以和编织(weaving)这一行为相类比,其过程是将语言中的不同成分(单词、短语、句子等)组合编织在一起的行为。在引出这个概念之后,曾老师提出了关于文本是否具有边界这个问题来引发大家的思考。
讨论完了“文本”之后,曾老师接着提出另一个概念,即语境。曾老师整理了学术界对语境的概念界定,大概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学者朱文振等为代表的观点,语境是语言所处的环境;另一种是以学者伍晓明为代表,语境即“语言的边境”。
曾老师认为,把语境理解为一个同时具有“边界”(border)和“核心”(center)的存在。具备某种特征的语言究竟位于语境的“边缘地带”(borderline area)还是“核心部分”(central part)取决于这种语言牵涉到的文化成分。曾老师用莎士比亚的诗句的译文进行解说:
以上三个翻译版本其实都存在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文化之中,不会把美女比作夏天。如果我们评论一位美女时说“你就像夏天一样美”,会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对于这个问题,林隆祺老师解释说,这应该和英国的气候有关,英国一年四季除了夏季,都是阴沉沉的,夏天是最舒服的季节,充满阳光,温暖舒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女。但是我们中国的气候条件和英国不同,夏天也不会引起我们像英国人那样的联想。曾老师补充道,这便是语境里不可跨越边境的例子。
接下来,曾老师引出了互文性的概念,然后以王尔德的诗歌《四时之爱》为例来论证语境中的修辞语翻译的不可能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Christeva)所提出的,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与其他文本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在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中形成的,因此任何文本多多少少会具有本国本民族比较浓厚的历史文化的记忆。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译入语和源语处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当中,一种修辞可以在源语中形成互文性,但是却无法在译入语形成类似的互文性,亦即无法跨越语言的边界。下面以王尔德的《四时之爱》的原文和译文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分析原诗和译作,可以发现多重不可译性。首先是押韵。原诗是abaab式的押韵,但是译文当中却没有如此押韵。不过针对这个观点,范文斌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没办法做到押韵也许是译者水平有限,或者译者觉得没必要而没在押韵这里下功夫,然后举了许渊冲先生的古诗翻译,也能将押韵很好地翻译过来。
其次,英文诗歌中的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译文中也没有在译文中复现,如以下例子:
原诗:“oh merrily the throstle sings”被重复,(反复(repetition)的修辞)
译文:“吐清音”、“恰恰啼”、“啾啾唱”、“嗷嗷鸣”
译文中的三字词,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表达,因此可以形成中文语境内的互文性,但是跨越的中文语境就无法在英文语境中形成互文性。
接着,在颜色的翻译上,译文也并未一一对照。
原诗中的色彩:
绿 (where leaves were green)
金黄色 (O the glad dove has golden wings)
红色和白色 (between the blossoms red and white)
似火的金色 (the yellow apples glowed like fire)
但在译文当中,没有严格按照英文的颜色词语给予对应,例如in the glad springtime when leaves were green 被翻译成“开春发岁,晔若春荣”,“绿”被省略掉了。这也是语境无法越界的例子。
原诗中的拟人也未翻译出来。如原诗Glad dove has golden wings,译文为译文:飞鸽儿翅金金。没有将拟人的修辞保留,只是用“翅金金”和折翅状态的变化来反应爱的变化。
原诗中的借代也消失了。如原诗中Love too great for lip or lyre,意为“无法用语言表达或音乐演奏的爱”,表明爱之强烈。译文则为“丹唇颂,援琴咏”。
原诗中的感叹词并未对应翻译。原文中在表达兴奋幸福的感觉时,原诗用了Oh,且被省略为O,作为几句诗的开头,在诗歌的外形 (graphology)上也形成一种审美效果;Ah 用于表达伤心失望的感情。而译文则翻译为“听”。
从翻译过程看,可以看到不少互文联想的过程。译文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语内互文。译文借鉴的众多中国古诗的语料元素可以看出此译文和中国古代诗歌形成了互文,如下:
“度光穿绿觅知音”(“高山流水觅知音”和“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等)
“霜雪霏霏”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而语际互文则很难看出。
最后,曾老师总结道:在文本(text)这一交织的网状结构中,文本的边界的扩大(或缩小)造成了“语(言)(边)境”的动态变化,语境中各种语言成分的地位不同造成了其可译性的不同。修辞手法富含文化内涵,处于语境的较中心地位,其越界的困难造成了其在另外语境中的呈现(翻译)的困难。另外,不同语境的读者的互文联想的差异性也加大了翻译难度。
撰稿丨许修棋
摄影丨跨文化交流中心成员
排版丨吴玮琦
审核丨温冬梅